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你这是在羞辱我!”贾晓天脸涨得绯红,如果马兴标不说这样的话,恐怕他已经作出了决定。他不能任人宰割,必定要奋起还击。而还击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敌方的力量。

“我不是羞辱你,只是想让你做一个正确的选择。”马兴标淡淡的说。

“不可能!”贾晓天此时头脑发热,他的骨头变软后,仅存的那一丁点骨气,被马兴标激发出来了。

但这样的话,他也只会在马兴标面前说说。或许,到了明天早上,他的想法就会不一样。对软骨头的人来说,一切的誓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如果是局座让你投靠李邦藩呢?”马兴标对贾晓天的表现,很是满意。他这次来,姜天明授意他,探明贾晓天的态度。如果贾晓天还是忠诚可靠,就准备让贾晓天,借这个机会,投靠李邦藩,打入李邦藩的阵营。

自从李邦藩在办公室,姜天明与他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后,姜天明已经做出决定,要扳倒李邦藩。李邦藩分管经济处和二处,他在这两个处,都没有信得过的亲信。唯一的贾晓天,也早就与李邦藩势同水火。

虽然李邦藩在政保局的势力,还不如姜天明。但李邦藩的阵营,很团结。他想找到李邦藩的弱点很难,所以,姜天明打算,派贾晓天过去。

这个想法,是姜天明临时起意。如果李邦藩没有在办公室,跟他对着干,恐怕他就真的彻底放弃贾晓天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姜天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信任贾晓天。一个对金钱如此迷恋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特工。但是,在彻底抛弃贾晓天之前,他觉得,还可以最后利用贾晓天一次。

“局座?”贾晓天顿时愣住了,姜天明与李邦藩的关系,整个政保局无所不知。现在,姜天明让自己投靠李邦藩,难道在自己内部,还要派卧底?

“不错。晓天,你要理解局座的苦心。为了给你创造条件,局座煞费苦心。局座说了,只要你能成功进入李邦藩的阵营,失去的,以后都会拿回来。经济处,以后的处长,也肯定姓贾。”马兴标说。

这件事,姜天明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当然不可能再把贾晓天的东西还给他,更加不可能让贾晓天当经济处的处长。但空头支票不要马上兑现,哪怕许诺让贾晓天当政保局的局长,姜天明也是不会有一丝犹豫。

“这么说,我被撤职,也是局座一手安排的?”贾晓天的眼睛,突然之间变得明亮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姜天明就真的费了心。但同时,他也缺了大德。自己的财产,折算成大洋,至少有好几万。这么多钱,竟然能为了一个破计划,说缴公就缴公了?

贾晓天并没有想到,他的财产清单,已经报给了财政局。而且,姜天明也委托朱慕云去办理,很快,那笔财产,就与贾晓天彻底再见了。

“你说呢?你现在的精神状态,正好可以利用。今天晚上,也不用睡觉了,明天直接去找李邦藩,向他表明态度。”马兴标被蒙在鼓里,他心里,只为贾晓天能得到姜天明的重用而高兴。

“局座让我投靠李邦藩,是不是怀疑他是抗日分子?”贾晓天说,昨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是因为犹豫不决。但现在,他却很亢奋,恐怕晚上又会睡不着。

“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抗日分子,我们必须擦亮眼睛。你要记住一点,只有李邦藩下台了,经济处长才会空出来。”马兴标叮嘱着说。

“那还不简单,想要让他当军统还是地下党?”贾晓天笑着说,这种栽赃陷害的事情,他们在上海的时候就轻车熟路。只要姜天明需要,就是让李邦藩成为日本人,他们也有的是办法。

喜欢交锋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交锋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