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唐读书 >  顺明 >   第519章 多头并进

除却屯田田庄的出产之外,汉城以北的赋税和粮食,朝鲜国的小朝廷自己已经是控制不了了,这些都被朝鲜驻屯军强行的征发,作为自己的补充。

也就是说,王海除却带到朝鲜的五千兵马之外,还能动员将近两万的青壮投入战斗,只是缺乏足够的武器和训练,从正月之后组织的海运,运送过去的物资和生产工具就是解决这个的。

在王海送来的报告上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那些汉民中人有人知道朝鲜驻屯军并不是朝廷派来的军队,看着王海在朝鲜搞起了这么大的场面,就开始琢磨着把这实力据为己有。

鞑虏清军掳掠关内人口,往往是同乡同族的都被安排在一处种田,这次过来投奔很多人也是彼此熟识,有野心的往往又是乡里族里说话有分量的角色,这一倡议,还真是煽动起来了。

但他们把朝鲜驻屯军想的太简单了一点,王海的确是没有想到辛辛苦苦从鞑虏铁骑中救出来的汉民居然会造反,为什么在鞑虏的统治下不起兵反抗,被自己救出来了,反倒是要变乱了呢。

或许是鞑虏八旗给这些汉民的威慑太大,而明军的废物又给他们很深的印象,或许他们以为汉人的兵马都是那种懦弱的废物。

暴乱的很突然,几个大的屯田田庄一起动手,经过粗糙训练,并且有武器的屯田田庄护庄队朝着军营这边攻过来,王海完全没有料到,也没有准备,但严格按照战时行军布置的暗哨却及时发出了消息。

等汉民的叛乱队伍快要到栅栏边上的时候,已经有两千人全副披挂的准备应战,而其他人也快准备完成了。

这一次的朝鲜驻屯军终于是让这些叛乱的汉民队伍意识到了什么叫强军,朝鲜驻屯军主将王海没什么慈悲之心,而是让手下放手杀人。

有时候不动用强力,是无法压服这些无知乡民,怪不得会被满清鞑虏掳掠到关外,怪不得会有人不断的被抽调成为汉八旗和汉军。

这一夜死了上千人,从此被招揽来的这些汉民百姓对胶州营的命令都是彻底的执行了下去,再也不敢有什么歪心思,也不敢有什么怨言,所谓恩威并施就是如此。

这次送去的六千兵士兵,是为了等春季开化,道路可以通行之后的准备,按照线人和探子透露的消息,鞑虏会针对朝鲜组织一次攻势,将这边的敌人彻底打残,然后封锁港口,保证自己的后路。

扫清朝鲜之后,然后汇集八旗和各个从属的部队的力量,去和在盛京西边草原的蒙古大部决战,打开目前这个包围圈。

王海自信在火器的帮助下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等那六千多援军一道,不管鞑虏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他这边不会这么守备下去,而要发动攻势了。

“王爷,河南地方广大,不能只卖给小人一个府的土地,价钱不是问题。”

“王爷,下官这边银子也是不少,北直隶荒地不少,下官直言一句,地价还是太低,哪怕高上一倍也是可以的,王爷不是喜欢对多层的炮船,下官愿意大力协助。”

“王爷,除了我们方家,扬州和江南地也还有不少商人士绅想要购买田地,还请王爷开恩啊!”

“…….广东那边也有些海商想要买地,还请王爷恩准……”

济南城齐王府,方应仁还有刚刚赶到的郑芝龙脸红脖子粗的恳求李孟,这就是卖地策的影响,淮商和闽商携带大量的金银来到了山东。

----

这几天睡眠不好,更新也耽误了,抱歉,月底了,请大家投我的月票,谢谢大家,谢谢

喜欢顺明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顺明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宰执天下庶子无敌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我为王李自成的明末游戏初唐房二传摄政大明北宋闲王游戏模拟器:在大运开启简单模式续南明猛卒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长风万里尽汉歌最强国防生三国之席卷天下大魏能臣大清隐龙最强炊事兵带着仓库到大明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小兵活下去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曹贼凶猛大明:我要做权臣覆明1587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