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好意思,我徐天龙没有习惯将自己口袋的东西交出来。除非你能够杀了我!”徐天龙这次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和各个高手交战,找出自己武道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跨入神魂境的道路。

闻言,古俊逸脸色一冷,手中的长枪莫名的发出了一声长啸。

“都说入道金丹准候金丹境难逢敌手,可我古俊逸偏偏不信,今日我就要打破这个荒谬的说法。”古俊逸说话间,就已经率先出手,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什么时候,能够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说太多没用的废话。

“古俊逸?”徐天龙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人就是觉灵宗金丹境的第一强者古俊逸,也是这一次镜花水月金丹境准候之中冠军人选呼声最高的一个。

叶谦也不由的微微皱眉,这古俊逸刚才表现出来的实力,可比侯天心之前表现出的实力强的多了。可叶谦却听说了,这古俊逸和侯天心都是这次比赛冠军的热门人选之一。

“奇怪,这古俊逸的实力,按理来说,应该要比侯天心厉害的多了。”叶谦心中暗自疑惑,想到了侯天心之前,只怕根本没有展现她真正的实力,至于为何隐藏实力,叶谦也不得而知。

就在叶谦感到疑惑的时候,只见古俊逸已经和徐天龙交上手了。

古俊逸一手穿云枪法,和徐天龙的圆满刀法相比,居然也不比徐天龙差,反而多了几分道不明的灵动和飘逸。

“彭,彭,彭!”

一时间,刀光枪影,两人眨眼就交手了数十招之多。身法上,古俊逸居然更胜一筹,如果不是徐天龙的刀法足够圆满,毫无破绽,徐天龙未必能够挡住古俊逸的穿云枪法。

“好玄妙的枪法!”克鲁尔也看呆了,这才明白觉灵宗为何能够成为超然的门派,这枪法都堪比圆满的入道金丹的刀法,可见这穿云枪法的非同凡响之处了。

然而,徐天龙和叶谦却和克鲁尔不同。克鲁尔是惊叹这枪法的玄妙,而徐天龙和叶谦却犹如看到了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个古武者,或者异能者,如果没有领悟入道金丹,何以施展出圆满武道枪法?难道一本秘籍,能够弥补明道金丹和入道金丹的那种武道基础的差距?

这一次,叶谦和徐天龙心中都有如惊涛骇浪,心中忽然明白了,入道金丹一定也能够跨入神魂境。这道理就好像明道金丹准候施展出来入道金丹准候的完美枪法一样。

虚则补,满则溢。明道金丹可以借助秘法补其不足,那么入道金丹要跨入神魂境,自然也能够去其糟粕,最后自然就能够出现本质的变化。

同时,叶谦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入道金丹难以跨入神魂境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反而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好,他们要成功的再次质变,就需要吸收更多的比之明道金丹更加纯净的东西进去才行。

可什么是最纯净,最好的东西?徐天龙不明白,叶谦也不明白,甚至是之前历史上所有的入道金丹天才都没有找到。

随着徐天龙和古俊逸的交战,两人势均力敌之下,反而越战越勇,两人的实力不断的在提升,各种本事都在不断的展露,让四周的金丹境准候也颇为吃惊,不少人更是获益不少。

“彭!”

终于,随着两人交手了数百招之后,还是难分胜负,这是古俊逸第一次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

“不愧是入道金丹的准候,果然了不起。”古俊逸这个时候,也露出了几分警惕之意,很显然,徐天龙是他遇到的真正的对手。

“你要是能够破了我接下来的这一招,那么信物就归你所有!”古俊逸喃喃的说着,随即整个人出现了诡异的变化。

喜欢超级兵王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超级兵王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诡三国贞观悍婿游戏模拟器:在大运开启简单模式宰执天下赘婿最强国防生大魏能臣大清隐龙最强炊事兵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小兵活下去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庆余年曹贼凶猛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我要做权臣春秋我为王至尊特工覆明1587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巴比伦帝国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绝地求生之战神系统战国豪杰医统江山银狐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