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本来他以为马上就要轮到博特发言,但更令他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在达尔格斯附在元首耳边悄悄嘀咕几句后,会议现场忽然来了希姆莱、帝国邮政部长奥尼佐格和库尔特-迪布纳。

更令人奇怪的是,元首居然临时改变议程,推后了博特的发言,示意迪布纳先讲——他负责第三个铀工程小组。

迪布纳第一句话就震住了在场所有人:“尊敬的元首,我们的铀-石蜡三维反应堆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中子输出量指标超过了海森堡教授原先主持的莱比锡实验堆中的最佳情况,当然不知道有没有超过他最新的建设成果。”

海森堡当然认识迪布纳,事实上很早以前后者还曾向他请教过理论问题,这所谓的“三维反应堆”也不是新名词,2年前他就听说过“铀砌块呈格栅式摆放”的设计方案——让块状铀置入减速剂包围中,不是以二维平面覆盖,而是呈三维立体环绕。不过他对此很不感冒,理由是3点:第一,这不是迪布纳的原创,是德军在占领法国后,迪布纳从居里实验室里库存的实验档案中翻出来并加以系统化总结的;第二,海森堡不认为这方案有多少创新之处,充其量只是对他莱比锡实验堆的改进;第三,迪布纳本人毕业于哈雷大学,理论水平低一些,在学术领域内名头不响,他认为对方只是个二流人物。

再加上他对迪布纳也看不惯:后者不但加入了国社党,还有鲜明的国社言论和政治痕迹,自诩为道德楷模的海森堡对此不屑一顾。在他心目中,博特可以算能力仅次于己、且有不同学术见解的竞争者,迪布纳充其量只是个学术骗子——看看他的后台就知道了,居然是帝国邮政部长!老天,邮政部也能与核研究扯上关系?

迪布纳第二句话更令人震惊:“综合实验成果与铀元素提取过程,我认为制造炸弹是可行的,这比使用反应堆充当能源供应者要简单且直接。理由很简单,炸弹不需要考虑防护、维持、养护,只要将力量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即可,而充当能源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安全、防护、稳定运作等多种因素,困难很大。非要说核能源具有优势,只有原料提纯具备一些优势,如果原料不存在制约问题,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出一枚炸弹——这时间我认为是3-6个月。”

现在不但是海森堡这样的能源派,连主张造炸弹的博特也震惊了——他还没敢这么说话。施佩尔转过头看了看海森堡,只见他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似乎对这种言论很不屑,不过元首在场他不便表示出来。

霍夫曼似乎没留意到海森堡的态度,反而温和地点点头:“再介绍一下你们在莫洛维茨的成果……”

一说起这些,施佩尔就皱起眉头,他想起来了:法本公司投资巨资在莫洛维茨建设了一个大型丁纳合成橡胶工厂,距奥斯维辛集中营仅仅6公里,去年整体工程建成,法本公司为该项目投入了9亿马克。令人奇怪的是,该厂从未生产过任何合成橡胶,但消耗的电量却超过了整个大柏林地区。

合成橡胶现在已不像开战时那么迫切了,在印度洋航线打通特别是拥有制海权后,日本曾先后两次派出过商船将天然橡胶送到了中东,然后再转运本土。除了橡胶,大批其他热带物资都可以通过对日贸易获得。所以施佩尔对这家不产合成橡胶的橡胶工厂更感兴趣,他知道里面肯定有文章。只是由于从原料到发电能力都是法本公司自己投资,而且明确表示有党卫军秘密项目,从军费到安保都由党卫军负责,施佩尔在好奇也不便过问,现在看来谜底就在于此。

喜欢铁十字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铁十字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