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首相……”庞德劝道,“这条件您也能谈啊,与其便宜其他人,还不如您出面呢。我们可争取更多优惠条件,比如将来真的成立欧洲一体化武装力量,陆军、空军当然由德国人统帅,海军归不列颠统帅总可以吧?”

丘吉尔最终什么话也没说,恨恨地跺脚就离开了。现在事态严重了,他本来还有个紧急方案,准备一旦情况不利就利用美国军队血洗“投降派”,现在都好,美国人自己都要缩回去了,他又是何苦?而且看目前这架势,不管血洗能不能成功,海军肯定不会跟自己走——这就有天大的麻烦了,难道真去加拿大当罗斯福的小跟班?

庞德和布鲁克之所以今天这么硬气,一来是华莱士中断援英的说法刺激了他们——原来美国人有抛弃我们的打算了啊;二来是内阁中艾登、艾德礼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大家其实想法比较接近,如果爱德华八世回来,拥戴他复位的人估计能拿到最多好处,政府和军队肯定要换一批人,但现任的内阁和军界要员们难道就不能用乔治六世的名义去谈?至于丘吉尔,愿意顺应潮流可以让他当个过渡内阁首相,顽固死守那就一边凉快去。

当然,和德国人合作只是第二选择,第一选择还是和美国人一起把战争打下去成为战胜国,这样利益能实现最大化,如果是第一选择,那丘吉尔照样是大英帝国“最有远见、最具魅力”的政治领袖!

知道英国人已开始有不同想法后,关于是否需要去截击已度过苏伊士运河前往马达加斯加和马岛的德国舰队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我们在埃及的情报员发回报告,德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舰队一共有2艘舰队航母——哪1艘都没见过,怀疑是新完工的轴心航母,有1艘推测是日向号战列舰改造的;1艘战列巡洋舰——推测是格奈森瑙号;2艘重巡洋舰;6-8艘驱逐舰或轻巡洋舰;还有好多货轮,好像全是德国从纽芬兰缴获的胜利轮!”

“该死!”

这里情报略微有点问题,1艘舰队航母是日向号,另1艘只是综合航母萨伏伊号。意大利得到了更早一周完工的国王号,这都是用大型邮轮改造的综合航母,意大利掏了本钱,德国人掏了改装费和相关装备费(含舰载机),两国各取一条,个头看上去都是威风凛凛的大型航母,不过实力与舰队航母是有区别的,但情报人员怎能分得出这么细?能判断出是新航母已不错了。

关于后续作战,参联会内部参谋们本来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是建议只派遣一些潜艇和护航航母去南非海面截击,重点打货轮;第二种是建议海军主力出动,将这支德国舰队消灭干净;第三种是建议海军出动一部分兵力,作战完成后绕道印度洋去增援太平洋舰队以应对日本舰队咄咄逼人的攻势。

坎宁安对第二种意见表示坚决反对,理由让人无话可说:如果主力舰队倾巢南下,德意主力出大西洋封堵英加航线或干脆在英伦本土登陆的话怎么办?他的意见就差说出皇家海军军舰只留在大西洋。如是以前,尼米茨可强压着通过,但现在英人英舰后却不能勉强,否则坎宁安真敢带着部队一走了之!坎宁安本人大概这辈子是不会与德国人合作了,但他没理由让手下因为自己的不合作而全部送死!

参联会不是丘吉尔,更不敢去学弩炮去击沉英国舰队,更何况现在皇家海军舰载机航空兵抽调了一批皇家空军飞行员转职,素质比美国强,真打起来还不知道谁教训谁呢?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既然第二条走不通,那就只能在一、三当中选择了。

喜欢铁十字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铁十字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最强特种兵之龙刺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续南明寒门状元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抗战侦察兵亮剑之老子是孔捷钢铁时代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抗日之铁血战将逍遥小书生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