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个团不仅在阵地前埋设了杀伤力极大的*,而且还配有迫击炮和数十挺轻重机枪,火力十分凶猛。支那这个团的士兵也是训练有素,枪法不在帝国士兵之下。我的一个中队和五辆战车在二次进攻中就全体玉碎了。”

秋山义允的话犹如给了吉住良辅这个师团长当头一棒。吉住良辅吃惊的问道:“纳尼?一个中队的士兵还有五辆战车只有二次进攻就全部玉碎了?支那军的伤亡如何?”秋山义允看向伊佐一男,伊佐一男立正弯腰说道:“师团长阁下,在进攻中,我并没有看到支那军的伤亡。”

吉住良辅忍不住骂道:“八嘎!你这个蠢货,第九师团的脸都让你丢光了。命令炮兵继续轰炸,我会向司令长官请求飞机轰炸的,你们马上回去准备继续进攻。”秋山义允和伊佐一男同时躬身答道:“嗨!”然后退出了第九师团指挥部。

刚吃过中饭,日军炮兵的轰炸又开始了,同时天空中,东面的方向出现了数个黑点,发动机的轰鸣声也传到了罗店镇。正在城墙堡垒中的唐龙仔从望远镜中发现了日军的飞机,马上让城墙堡垒内的五挺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做好射击准备,同时城墙上的重机枪也抬高了枪口,指向了日军飞机飞来的方向。

不多时,在阵地上炮弹爆炸的火光和硝烟中,十二架日军轰炸机出现在了视野中。这些操纵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的射手,都受过王海涛如何对付空中目标的培训,因此什么提前量啊,什么连续弹幕啊之类的技术都学习过,还打过飘在空中的风筝和汽球。因此见日军飞机过来了,不慌不忙的瞄准着。

日军飞机进入了离阵地二千米距离后,开始向下俯冲,刚冲了几百米,眼看就可以投放*时,城墙上五挺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和几十挺六七式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向日军飞机罩了过来。日军这种九六式攻击机虽然航速可以达到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并且可以装载八百公斤*,但是飞机本身没有什么装甲保护。

因此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面对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十四点五毫米口径发射出的子弹,根本没有挡住的可能,第一批进行俯冲轰炸的四架飞机毫不意外的在空中就被打炸了,碎片落满了整个阵地。后继的八架飞机一看不好,急忙向空中爬升,在爬升的过程中,有二架仍被击中,一架凌空爆炸,一架冒着黑烟一头扎向了地面。

逃出去的日军飞机不敢在低空投弹,只好在二干米以上的空中投下了*后,飞回了航母上。高空投下的*准确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日军长达一个小时的狂轰乱炸,对守军阵地的破坏极为有限,自然也淡不上对战士的伤害了。一个小时的狂轰乱炸之后,日军第七联队的联队长伊佐一男大佐派上了一个大队的士兵,对守军阵地发起了攻击。

一个大队的日军果然是不同于一个中队,光重机枪就有十二挺[一个机枪中队],还有二门九二步兵炮和十几门九零迫击炮。这次在八百米外日军就设下了炮兵阵地,四百米处十二挺重机枪成扇型排开,射手和弹药手都已就位。四个步兵中队拉开进攻阵型,随时准备进攻。

从守军阵地上看去,阵地前密密的一片都是穿着黄色军服的日军,一连的重火力排排长兴奋的对一连长说道:“这么多日军,这下我的重火力排可要开荤了。”一连长说道:“沉住气,别慌,听口令再开火。你的迫击炮第一时间要把日军的二门步兵炮给干掉,这家伙对堡垒工事是个威胁。”重火力排排长答道:“放心吧连长,我保证第一时间就把它给打掉。”说完转身去准备去了。

喜欢抗日猛虎军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抗日猛虎军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