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宗仁总指挥又不失时机的用教导总队的重炮团,对日军展开炮击,经过一番苦战,基本全歼日军第十师团二万余人,取得了枣庄大捷。这一消息和泾县大捷的消息一同被放在了报纸的头版。不过一方是用二个集团军数万人取得的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大捷,一方是以一个师一万多人取得的歼敌二万余人的大捷,谁强谁弱自是一目了然。

二个大捷让日本国内的大本营自是一番鸡飞狗跳。对日军大本营来说,泾县这里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攻占徐州,然后沿着陇海铁路西取郑州,再沿着平汉铁路南夺武汉。所以在枣庄失利后,日军大本营调兵遣将,准备合围徐州,在徐州城下与中国军队主力决战,争取消灭徐州的中国军队。

烟俊六大将见淮河一线无法迅速突破,就派第三、第十一师团二个师团继续攻击淮河一线,抽调第十三师团转道攻击盱眙、宿迁等地,抽调第十八师团向阜阳、亳州攻击。抽调第十六师团从海上至连运港登陆,攻击连运港。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则是先派出第十四师团向兰封【今兰考市】、开封一线攻击,然后由第一一四师团和第一零八师团在枣庄一线正面牵制中国军队,第一零九师团渡过微山湖向沛县攻击,第二十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向临沂攻击。

这是对徐州的中国军队展开了一张大网,准备把徐州的几十万中国军队一网打尽。李宗仁敏锐的察觉了日军的意图,立刻把情况上报了重庆最高司令部。在未得到重庆方面撤退的命令前,先调动了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和八十七师固守兰封和商丘,以保全军退路。

又因此时再坚守淮河防线己失去了意义,李宗仁调九十军顺宿州、淮北至萧县驻防。九十军参谋长苏祖馨把这一情况立刻电告了王海涛,并请示王海涛九十军以后的行动。王海涛回电苏祖馨,九十军一切行动听从上峰的调派,不得违抗。

王海涛经过几天的休养,身体已经好了不少,现在己可以下地行走了,这也得益于他身体本身体质就很好,恢复的自然也快。不过这次战斗留下的后遗症不少,王海涛又拿出了二十万块大洋,交给了后勤处长韦长海,让韦长海转交十万块大洋给县政府,用做琴溪镇和杨柳镇的重建以及战后的善后之事。

有钱自然好办事,有了这十万块大洋,泾县县长汪道元底气十足的开始了各种善后之事,包括重建杨柳镇和琴溪镇二地。老百姓领到了补助之后,又听说县政府要为他们重建家园,那还有不热心的,很快杨柳镇和琴溪镇二处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重建工作。

这次占领了宣城县城,九十三师的防区又扩大了不少,而为了加强敌后的力量,蒋介石又一下往王海涛这派了三个师来,一个是川军的一五零师,师长杨勤安,二个是桂军的第一七零师,师长徐启明,第一七一师,师长杨俊昌。

接到电报,王海涛有些发愁,泾县现在也只有三个县城,这一下又过来三个师,该怎么安置呢?犹其是桂系二个师,徐启明可是自已在南宁时的顶头上司。蒋委员长这下可是给自已出了个难题,这还真不是可以随便应付的事。

经过探听后,王海涛大概的了解了一下这三个师的情况,川军的一五零师是刚出川抗日的部队,人数只有六千余人,情况和前面来的二个川军旅差不多。而桂系的二个师都是在上海战役血战过的,后虽经过休整但又参加了徐州外围的战斗,现在每个师也就是四、五千人,但是这四、五千人都是老兵,是很有战斗力的二个师。

喜欢抗日猛虎军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抗日猛虎军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最强特种兵之龙刺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续南明寒门状元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抗战侦察兵亮剑之老子是孔捷钢铁时代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抗日之铁血战将逍遥小书生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