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样的大战,部队会有损失是肯定的,部队的损失也不能总是从独立师拉人补充,要不然独立师永远不可能把战斗力提上去。赵忠武的意思是招收几个民团,平时维护治安,进行军事训练,战后可以做补充团用,补充进各个部队。

广西省全省是提畅大力发展民团的,并且广西多大山,山民民风彪悍,习武成风,是最好的兵源。不过九十军多次征兵,龙州附近适合当兵的己征招的差不多了,要再想招兵,就要去外地招收,去外地招兵,一是费用增加,二是怕会引起桂系方面的矛盾,因此赵忠武特意来请示王海涛。

王海涛想了一下说道:“九十军规模太大,一个龙州县己不足使用,这次桂系方面因日军进攻,放弃了祟左市,我们就当仁不让,把祟左地区的地盘都占下。你征兵也可以在崇左地区范围内进行,桂系那边我去和他们打交道。至于花钱之事,你去和仁礼商量着办,告诉仁礼,不用怕花钱,主要是不能亏待征了兵的家庭还有征来的新兵。”

有了王海涛的指示,赵忠武心里有底了,立刻要去和唐礼商议此事,王海涛叫住了要走的赵忠武说道:“忠武,马上我要出去几天,我准备去南边的九十三师和独立师看看。家里还是由你和仁礼二人主持大局。”赵忠武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军座,你还是要多注意安全,你可是我们九十军的主心骨,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王海涛笑了一下说道:“没事,我会注意的,我带一个警卫连走,龙州这里你们多费心一些。”赵忠武知道拦不住王海涛,应下后立刻去找唐仁礼,告之王海涛要去南边巡视之事。王海涛本想只带一个警卫连就够了,但大家一再坚持之下,王海涛还是带上了一个警卫营上路。

这次王海涛没带唐山豹,让唐山豹在家做好战斗准备。随王海涛前去的是警卫三团一营,带队的是营长周胜。临行前,唐山豹把周胜喊了过去,千叮咛万嘱咐,要周胜一定要保护好军座。周胜立下了无数的保证后,唐山豹才放过他。

王海涛让唐山豹去和唐老他们说一声,吃过中饭就带队出发了。王海涛坐着吉普车,警卫营乘坐着卡车,一行人出了龙州城向南而去。出了龙州城不久,车队就进入山区,在祟山峻岭之中,山道蜿蜒曲折,时而上山,时而下山。好在在九十三师通过时,路面才修整过,现在车队通行到是没有问题。

车队走了一个下午,在一处小镇外遇上了独立师的哨卡。哨卡里有一个班的战士,班长听说是军座前来巡视后,仍然是验看了王海涛的证件,然后才用电话向师部报告。王海涛也不着急,就在车上等着这名班长向上峰报告。很快班长跑了过来,先是立正敬礼,然后说道:“报告军座,我们师部就在前面的镇子上,师座己在等候军座了。”

王海涛点了点头,着车队向镇子里而去,身后这名班长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对身边的人说道:“娘唉!我今天竟然拦下了军座,军座还没处罚我,真他奶奶走运!”车队慢慢驶近了镇子,王海涛在车上一看,这就是在群山中的一个山谷,有那么几十户人家,说是个村庄还差不多,但镇子大门口的石头上分明刻着“那陇镇”三个字。

镇子门口,独立师师长韦海带着几个人己经在等候着王海涛的到来。镇子里太小,卡车根本开不进去,王海涛他们把卡车停放在镇子外的空地上后,下了车的王海涛向韦海等人走去。韦海他们也迎了上来,到了王海涛面前,几人同时立正敬礼,喊道:“军座好!”

喜欢抗日猛虎军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抗日猛虎军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水浒逐鹿传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抗战之铁血兵锋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我要做皇帝春秋我为王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三国之无赖兵王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