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海涛点了点头说道:“是要主动出击,但是基地的安全保卫还是要放在第一位上,打击日军也不要光想着打大仗,俗活说: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要先针对小股日军,以优势兵力打击他们,开始还是要以练兵为主。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日军才不是软柿子,可以任你捏。”

黄桂忠和他的手下忙点头说道:“卑职明白!卑职一定会按军座教诲的去做。”王海涛又让侦察营注意配合独立团的行动,及时提供日军的动向。王荣也连点头应了下来。会开到这己是中午了,王海涛让他们散去,然后对唐亦升说道:“亦升,我这次离开时会带走大部分的武器弹药,你要叮着兵工厂那边,为部队的扩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唐亦升连连点头应了下来,当王海涛问起唐亦升还有什么困难时,唐亦升说道:“军座,基地里别的都可以自给自足,可是现在资金己经不足,我的手上现在只有不到十万的现大洋,部队一扩编,军费开支会增加不少,就怕这些现大洋维持不了多久。”

王海涛一惊后才想起来,上次来基地临走时只给唐亦升留下了一百万的现大洋,这几年唐亦升就凭着这一百万现大洋在维持整个基地的运转,现在还能留下十万的现大洋,真是不简单。当王海涛问起唐亦升是怎么维持基地运转时,唐亦升的回答让王海涛恍然大悟。

原来这几年唐亦升都在和皖南的国军部队做着生意,基地在各地的联络站会不时的出售给国军部队一部分枪支弹药,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质量过硬,很受国军部队欢迎,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是供不应求。唐亦升就是靠着军火生意才能把基地维持下来。

不过王海涛这次一下带走了大部分库存的武器弹药,而兵工厂接下来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又要先满足扩编的需要,短时间内唐亦升根本拿不出武器弹药来出售,这才担心资金会不够。知道这些情况后,王海涛暗自埋怨自己的粗心,忙让唐亦升带自己去仓库,一下从储物戒指里拿出来二百万块现大洋给了唐亦升。

接下来的几天,王海涛就在基地内四处巡视,冯自胜留下一个警卫班跟着王海涛,其余的人都被黄桂忠请去给独立团的官兵培训。而魏长兴带着侦察连也在忙着对基地侦察营进行考核和进一步培训。从魏长兴的汇报和自己亲自的观察中,王海涛得知基地的侦察营被王荣训练的还是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实战经验欠缺了一点。

王海涛见王荣他们侦察营顺利的通过了魏长兴的考核,也就同意了王荣把侦察营升级为侦察团的请求,并且同意王荣的侦察团在扩编时可以优先从独立营中挑选战士。这也是九十军的传统,对此黄桂忠他们虽然心疼,但还是无条件的支持侦察团扩编。

王海涛在基地的任务基本完成,看着储物戒指里快要见底的现大洋,王海涛又打起了南京日本人那些商社和银行的主意。不过还没等王海涛有所行动,基地联络站送来的一封情报引起了王海涛的高度重视。

情报是屯溪县的联络站送回来的,说的是中共方面己和老蒋达成协议,新四军将离开皖南,进入苏北地区进行敌后战斗,现新四军己在全军准备渡江前往苏北,第一批渡江的部队将在三日后离开新四军驻地。

这封情报让王海涛一下紧张起来,历史上二年多前,当新四军军部奉命北上,走到泾县时,被八万国民党军队围攻,结果一万余人的部队只有二千余人冲了出来,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副官刘厚总枪杀。造成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喜欢抗日猛虎军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抗日猛虎军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