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国军队离阵地前沿越来越近,而阵地上反击的火力却寥寥无几,这让井上树人中佐急了起来。井上树人中佐一面下令城墙上的重机枪用火力支援城外阵地,一面给板田次郎少将打电话,请求炮火支援。城里板田次郎少将在城里还布置有最后的一支炮兵部队,一个山炮兵大队。

这个山炮兵大队的十八门105口径新式山炮,己是板田次郎少将最后的杀手锏,轻易不会动用,尤其是马头岭上还有中国军队的重炮阵地的情况下,就更不能轻易暴露出来了。因此板田次郎少将没有命令开炮,只是让井山树人中佐坚决守住北门。

井上树人中佐无奈下,只能下令城墙上大队的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十二门迫击炮对看冲上来的坦克车开炮。不过这些小炮的炮弹根本奈何不了重型坦克,只是在跟随坦克前进的步兵中造成了伤害。这些小炮刚打了没多久,就因为暴露了位置而引来了炮火的反击。

首先随时准备支援步兵进攻的八七一团炮营马上就对城墙上展开了炮击,炮营的十二门野战炮和十八门重迫击炮一轮炮火就摧毁了二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四门迫击炮,还让城墙上的日军倒下一片。接着四辆坦克车也扬起了炮口,加入到了反击中。

城墙上日军小炮在八七一团炮火的反击下,很快就损失殆尽,连重机枪火力点也被炸毁了好几处。失去了城墙上的火力支援,城外阵地上的日军基本上没阻击多久,就死伤殆尽,八七一团的两个营一次进攻,就攻上了阵地。井上树人中佐看着中国军队攻上城外阵地,心里涌起了无能为力的感觉。

较轻松的拿下城外阵地,八七一团接着又向城墙发起了攻击。不过城墙不同于城外阵地,城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攀爬城墙是不可能完成的。韦斌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向唐鸿明报告后,唐鸿明下令重炮团用重炮轰击钦州城城墙。为了防止误伤,八七一团的二个步兵营后撤了几百米。

见中国军队开始后撤,还没高兴一下的井上树人中佐就等来了中国军队覆盖性的炮击。无数的重炮炮弹不断的落在城墙内外和城墙上,剧烈的爆炸让城墙在爆炸声中不停的颤抖,城墙上的日军紧趴在各种掩体后,祈祷着炮弹不要落在自己附近。

重炮对着城墙不停的轰炸了大半个小时,直到有一处城墙承受不住,倒塌下来近五十米的一段后,炮击才停了下来。这大半个小时的轰炸,让城墙上的日军死伤近半,剩下的也近乎绝望了。炮击停止时,大多数活着的日军都没能及时的反应过来,还是城里的一支预备队及时的补防到了城墙的缺口处。

城外八七一团的官兵也被炮击的场面震撼了一把,在城墙倒塌的时候,等待着这个机会的官兵们呐喊着向缺口冲了上去。可是就在他们要接近缺口时,日军部队己经扑了过来,补上了这个缺口。日军堵在缺口上,架起轻重机枪,子弹暴雨般飞向了冲锋上来的战士。

促不及防之下,冲在前面的战士成片的被扫倒在地,后面的战士一看情况不对,纷纷寻找掩体躲避日军机枪的扫射,一下找不到掩体的战士也紧趴在了地上。这个时候,四辆重型坦克发挥出了作用,它们无视缺口处日军机枪的扫射,不但硬顶了上去,还用车载重机枪拼命压制日军火力点。

有了四辆重型坦克的火力压制,进攻的步兵松了口气,纷纷隐蔽在坦克身后,对缺口处的日军进行打击。就在双方展开对射时,城墙上残存的日军终于缓过神来了,在井上树人中佐的指挥下,居高临下,对进攻的中国军队进行了阻击。

喜欢抗日猛虎军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抗日猛虎军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