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连轻风也没有,树林像那参禅的和尚,一颗颗静寂着;茂盛的树叶黑压压的覆盖,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厚大的云块,眼前的竹林就好像一堆黛色绸子的帐幕。

这样黑的夜晚,静到能听见巢中雏鸟的啼叫和母鸟的拍翼,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空间像迷离的梦境,静悄悄的又朦胧,使人猜不透黑暗中躲藏着一些什么东西。

夜深人静,人们都已安睡,只有岸边的蝈蝈,树上的知了在断断续续的叫着。此外,一声声响起的清脆声音,就是李二的梆子声了。

二更天过去了,李二边走边望着城内最高处的钟鼓楼,准备打响三更的梆子。

这里是县城和乡村东方的边界,打县衙经过笔直的主街,经过横横直直的三和街,经过七拐八绕的生僻小巷子,最后抵达这边的观音河,再从河西的观音堂门口转身,原路打回去。

这条打更的路线和转折,李二熟悉无比,多年帮忙的缘故,差不多这一带的人家,哪一间屋子是谁人住着,家里几口人,他全知道。

今晚也和往常一样,靠着灯笼微弱的烛光,慢慢的走,渐渐地走近了观音河。

河水因干旱消失了一半,水流缓缓流淌,白天水面飘荡着青萍,堤边和水面有无数的蜻蜓飞舞。但是夜里,只有模糊的夜色,什么也看不清楚。

当!当!当!他一面打起了三更响,一面慢步往前走去。

忽然有流星似的亮光闪到他的眼睛里,紧跟着消失不见了,李二以为是贼偷探路用的那种纸火把,便用力的打起更,算是他和善的警告。

职责在身,尽管只是免费帮忙的伪更夫,李二尽职尽责的努力让他的目光延伸到更远的前方,很快他发现了两个黑影,人影中间横着一件像箱子一样的东西,走路的速度很快,很慌忙的样子,向着河边走去。

谁家的东西被偷了?李二死死盯着黑影,本想更用力的打梆子,使得黑影受到惊吓,把赃物丢弃。可是往河边走干什么呢?没有船只,厚厚的淤泥显然是条死路,贼是决不会走这条路的,于是他疑惑起来了。

若不是小偷,这样的深夜却跑到河边来,并且抬着这么大的沉重东西,比贼更可疑。

李二决定不打草惊蛇,想过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吹灭了发亮的灯笼,轻手轻脚的顺着河边跑了过去。

前方的人影似乎乏了力,脚步变慢了。

夜色依旧朦胧,虽说李二已经渐渐地逼近,却还是看不清究竟是谁,只能模糊的辨认出身体的轮廓。

这下子更奇怪了,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更天抬箱子到河边做什么?

忽然听到一种惊颤的尖细声音。

“我害怕。”

“怕什么?”这是男人的声音,很粗。

“刚才不是地保在打更么?咱俩被他瞧见了么?”

“没事,地保是我姨妈的儿子,我嫡亲的表兄,就是被他知道了,也不碍事,别怕!”

“可我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马上就到河边了,再撑一下。”

从这段声音细小的交谈中,李二轻易就猜到了二人的身份,那男人是羊肉铺的老板,女人是春香豆腐店的老板娘,大家都管她叫公孙三嫂。

明明不相干的两个人为什么偷偷摸摸走在一起呢?为什么又抬着东西呢?为什么走到河边呢?

忽然间,努力抬着东西的人影朝着李二的方向走来。

李二心慌了,他和二人几乎要面碰面,赶紧蹲下来爬在河堤上,把身体埋在充满露水的野草中间,人影喘着气走过他的面前。

从湿润的青草中间,李二睁着眼看那被抬的沉重的东西。

啊!李二吓得险些喊出声来。

喜欢平凡的明穿日子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平凡的明穿日子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回到明朝做千户我,拯救大明!银狐三国:从抢洛神开始水浒逐鹿传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军工霸业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日之无敌强兵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主君之路西凉铁骑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唐砖江山战图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