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松平信纲端着茶杯,默默的喝着。

板仓重昌听着,眉头紧皱,道:“信纲殿,你有没有觉得,明人的动作很不寻常,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不管他们要做什么,铲平岛原之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松平信纲神色果断,道:“不能再等了,重昌,明天就进攻吧,公方那边已经来信,要我们不理会明朝,尽快解决岛原之乱。”

板仓重昌神色微变,立即道:“是!”

显然,明朝给原城的援助,让松平信纲有了危机感,不能继续等下去。

松平信纲又说了几句,送走板仓重昌,跪坐在小桌前,神色冷清如铁。

明朝的干预,打破了他的计划,现在还看不透的明人的目的,他需要与明人抢时间!

三宅重利沉吟着,道:“殿,原城虽然不好破,但我们只要围起来,就是时间问题。现在重点是对马藩,明人的目的很明显,以对马藩眺望九国岛,不能小视。”

松平信纲道:“嗯,现在各大名已经差不多都到了。还有,船只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三宅重利道:“两百艘船,随时可以用。”

松平信纲闻言,又拿起茶杯,心里飞速斟酌。

明人的实力他已经估摸的差不多,现在就是怎么作战。

对马藩离肥前国并不远,只要他无后顾之忧,明人那点人根本拦不住他。

问题的关键是,明人的阴谋在哪里,他们为什么几千人就敢明目张胆的对他们倭国出手,明人忘记了六十年前,丰臣秀吉是怎么打的他们满地找牙的了吗?

松平信纲心里惊疑不定,还是决定按照他的既定计划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松平信纲安抚他的内心,又对三宅重利道:“这件事先保密,你继续盯着明人的动向,还有……朝鲜的。”

三宅重利神色微变,旋即醒悟,对马藩离朝鲜……太近了。

“是。”三宅重利。

第二天一大早,岛原上空无声的乌云密布,若有若无的闷雷响起。

整个岛原半岛莫名的压抑起来,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仿佛有大事要发生。

天草四郎站在城头,面色凝重。

平三郎道:“天使,看来,板仓重昌不愿意再等了。”

天草四郎心里轻叹,他到底是心急,将这些甲胄给暴露,激怒了幕府。

但是有了这些甲胄,刀兵,他的信心十足,没有接下来的援助,他们也能战胜松平信纲与板仓重昌!

“传令,除了后备,所有人拿好兵器上楼,弓箭手在前,刀斧手在后!”

天草四郎沉声道。他彻夜看了那本小册子,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指挥起来更有章法。

“是!”平三郎道。

原城迅速动了起来,城楼上都是人,肃杀之气弥漫。

原城不远处,板仓重昌带着家臣,各大名等驱赶着军队,在原城下,眺望着不远处,随时都会开战。

原城四周,似乎进入了凝固状态,所有人都在听心跳声。

海面上,刘靖铭的船上升起两个大篮子,眺望着岸上,没多久,旗语传下来。

陈志扬摇头,道:“大人,这天草四郎到底还是年轻,心性差了些,不够稳重,若是他能再按耐一些,局面不会坏的这么快。”

刘靖铭心里也赞同,道:“帅府那边对这个天草四郎颇为赞赏,如果有可能,还是要将他带回去,培养一下,说不定是个将才。”

陈志扬眉头一挑,不置可否的道:“他是狂热的基督教徒,未必会听我们的吧?”

刘靖铭道:“我听说在神龙府那边有一座很大的基督会教堂,到时候可以将他送过去,好好学学,能用最好,不能用……也有不能用的办法。”

喜欢独断大明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独断大明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逍遥小书生宰执天下天唐锦绣抗日之无敌强兵我,拯救大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乘龙佳婿钢铁皇朝抗战之铁血兵锋末代锦衣卫指挥使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我要做皇帝春秋我为王三国之天骄纵横覆明1587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汉雄汉威天下之刘襄黜龙主君之路西凉铁骑争霸天下大唐第一庄如意小郎君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